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分为专业阶段与综合阶段,专业阶段需通过《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六科,考试顺序按科目关联度与难度梯度设置。综合阶段考核职业能力综合测试,需整合专业阶段知识解决实务问题。
专业阶段科目设置与考核重点
会计作为核心科目,需掌握金融资产分类、合并报表等实务应用;审计侧重逻辑推理与风险导向思维;财管涉及大量财务模型计算;税法需关注政策更新与实务案例;经济法聚焦商事法律条款;战略强调企业全局分析与ESG框架应用。科目难度呈现会计>审计>财管>税法>经济法>战略的梯度分布。
考试时间安排与科目顺序解析
2025年专业阶段考试于8月23-24日进行,首日上午考核会计(第一场),下午依次进行税法与经济法;次日安排审计、财管及战略。综合阶段考试在次日分两场完成。建议考生优先报考会计以构建知识框架,随后搭配关联度高的审计或税法,形成科目间的协同效应。
科学搭配科目的黄金法则
两年通关方案推荐首年选择会计+税法+经济法,利用会计与税法的实务关联性降低学习成本;次年攻克审计+财管+战略,通过管理思维串联审计流程与战略分析。三年进阶方案可将会计与审计绑定学习,财管与战略组合强化计算与理论结合能力。
分阶段备考策略提升效率
基础阶段(2-5月)需完成70%知识点覆盖,通过系统听课与习题训练建立知识框架;强化阶段(6-7月)侧重高频考点突破,重点解决跨章节综合题;冲刺阶段(8月)通过全真模拟查漏补缺,培养时间管理能力与应试技巧。建议使用思维导图工具梳理战略科目考点,建立风险管理流程的全局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