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时间已由人社部正式公布,将于11月1日、2日分批次进行。作为全国统考的职业资格认证项目,考试设置《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实务》两大核心科目,采用机考形式分场次完成。考试时间节点的明确为考生提供了7个月的黄金备考周期,建议结合科目特点制定阶梯式复习计划。
考试批次与时间分布
根据考务安排,11月1日、2日每日设置四个考试场次,具体时段为:上午08:30-10:00进行《经济基础知识》考试,10:40-12:10进行《专业知识和实务》考核;下午14:00-15:30继续《经济基础知识》测试,16:10-17:40完成当日最后一科《专业知识和实务》。考生准考证将明确标注具体参考场次,需注意同一考试批次的两科目间隔时间仅40分钟,建议提前熟悉考场地理位置与机考操作流程。
科目特点与考核要点
《经济基础知识》作为公共科目,覆盖经济学理论、财政政策、货币金融等六大模块,包含105道客观题,要求考生在90分钟内完成。该科目注重知识体系的系统构建,建议采用思维导图工具串联37章知识点。《专业知识和实务》设置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等10个专业方向,考核题型包含案例分析题,侧重实务应用能力。备考时需注意不同专业方向的命题规律,如财政税收科目近年聚焦减税降费政策,金融科目则强化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四阶段备考策略建议
1. 基础夯实阶段(7-8月):精读考试大纲标注的教材章节,配合章节习题巩固知识点,建立错题档案;
2. 专题强化阶段(9月):针对高频考点进行专项突破,重点攻克经济学模型计算、法律条文应用等难点;
3. 模拟冲刺阶段(10月):完成近五年真题演练,通过全真模考适应机考节奏,合理分配单选、多选、案例题的答题时间;
4. 临考调整阶段(10月下旬):梳理知识框架,重点复习易错高频考点,保持每日2小时的知识点温习节奏。
考试时间的明确为备考提供了清晰的倒计时节点。建议考生根据专业背景选择适配的实务方向,充分利用在线模考系统进行场景化训练。备考过程中需注意经济政策法规的更新动态,特别是涉及当年新修订的财政货币政策相关内容。科学的复习规划配合持续的知识积累,将有效提升考试通过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