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专业如何备考?教你如何制定学习计划

20070
2021-01-28 16:21:29

必须安排!小斯经过悉心研究后,给大家整理了2022年如何制定CPA学习计划!从现在到考前的每个月份,都做了详细的时间规划和学习建议。考试提前不要慌,跟上这份规划表,让你的学习省力又高效!

一、预习阶段

(一)明确预习阶段学习目标

1.针对“零起点”同学

在这一阶段,不必着急立即开启全面学习模式,而是应该先行了解考试及各科目特点,估算可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长,根据自身情况制订科学的报考策略和总体学习计划,提前学习各科储备知识,顺利“入门”。

2.针对“高起点”同学

或许你在大学曾学习过相关专业,或许你曾在上一年度参加了相关科目的考试,仅仅因为几分之差与通关失之交臂。“归零”的心态是你能够沉下心来继续前行的重要前提,也只有刷新那些或对或错的固有认知,才能更好地接受新知。在这一阶段,不要由于“高 起点”的心态而产生懈怠的心态,你同样需要估算可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长,制订报考策略和总体学习计划,温习那些相对熟悉的知识,提前进入学习状态。同时,总结一下去年失利的原因也很有必要(可能因为复习时间不足,知识点掌握的不扎实,平时不喜欢做题、总结等);如果缺少总结和调整,今年还有可能会因为同样的原因再次失利。

(二)制订预习阶段的学习计划

1.预习阶段计划制订原则:保持积极心态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对于长线复习备考而言,连续紧绷的学习状态通常很难持久,一旦泄气,反而会使后续复习的效率大打折扣。

【斯尔建议】

在制订预习阶段学习计划时,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要充分预留出“偷懒”的时间,相对灵活地根据学习效率进行动态调整。这一阶段制订计划的原则应是“保持积极心态”。一方面,要保证每天都能学到新的知识,计划的任务都能完成,以提升成就感;另一方面,要用兴趣爱好来进行生活调剂,以持续保有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2.预习阶段计划制订方法:制订月计划或周计划,适度负重,循序渐进

预习阶段的时间相对充裕,可以制订月计划或周计划,这样更加易于补充和调整。刚开始着手预习时,很多同学难免头脑一热,每天给自己布置难以完成的任务量,这样很容易导致“烂尾工程”。

【斯尔建议】

先根据计划报考科目和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制订出预习阶段的整体方案。预习前期要轻松上阵,任务量可以布置得少一些,但必须保证“当周事、当周毕”。随着学习渐入佳境,逐周增加任务量并测试自己的任务量负荷上限,比如,当出现本周任务无法完成的情况时,下周任务量可以适当调减。在整个过程中,时刻关注整体方案的达成情况,及时根据周计划或月计划的完成进度进行更新。在本书的第三部分,我们为大家提供了预习阶段可以先行学习和储备的基础知识,你可以根据这些内容来填充预习阶段的计划,如图3-2所示。



图3-2  计划对比示例图

二、基础阶段(通常为每年的4月至7月)

(一)明确基础阶段的学习目标

1.针对“零起点”同学

经过预习阶段的必要储备,相信你已经不再是完全的“新手”,因此,你需要满怀信心地进入基础阶段。在基础阶段,需要地毯式、全面系统地学习各科目知识,不仅要掌握所有考点和重难点,还要建立起各章节之间的联系,以及各科目的知识框架和知识网络,为下一阶段转化解题能力做好积累。此外,还要注重不断地优化学习方法和思路,通过踏实、持续的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整个复习备考中一以贯之。

2.针对“高起点”同学

在这个阶段,需要避免眼高手低,尤其不可以有“我已经有了基础”的心态,因而草率地跳过基础阶段的学习。一方面,需要对掌握程度较好的知识进行巩固,查漏补缺;另一方面,需要对大纲和教材新增考点及重难点逐个突破,确保不留任何死角。

(二)制订基础阶段的学习计划

1.基础阶段计划制订原则:把握轻重缓急

很多同学在基础阶段复习时“眉毛胡子一把抓”。例如,在制订学习计划时平均分配各学科、各章节的复习时间,这样必然会导致计划落地时出现节奏不当的问题,相对容易的科目和基础性章节可以在既定计划内轻松完成,而相对较难的科目和重难点章节却大大超出计划复习时间。

【斯尔建议】

各科目的知识体系都有一定的内容量和复杂度,但同时,重难点内容也相对突出,因此,需要有策略地“打好基础”。这一阶段制订计划的原则应是“把握轻重缓急”:以考试大纲、历年题目、教材变化和实务热点为导向,将学科内各章节知识按照学习难度、重要性分级,并据此在制订该阶段学习计划时分配不同的复习时间权重。

2.基础阶段计划制订方法:设置关键时间节点,制订周计划和日计划

基础阶段周期长、任务重,很多同学往往容易陷在细碎复杂的知识海洋中,无法跳出来回顾和调整自己的整体进展和学习计划。例如,很多同学会卡在某一章,甚至某一节的内容上无法前进,导致整个学习过程“中道而止”。

【斯尔建议】

根据各科目内容框架和重难点分布,在基础阶段的时间轴上设置关键时间节点(比如截至××月××日必须完成前五章的学习、自××月××日起必须开始第七章的学习、截至××月××日必须成第一轮基础阶段学习等)。同时,如果只在基础阶段安排了一轮学习,则建议在基础阶段后半程预留出30%的学习空档,用来巩固前期未完全消化的内容。因为有些知识点是需要时间和其他知识的积累才能真正消化和理解的。在此进程中,我们可以制订两个关键时间节点间的周计划和日计划,并根据实际完成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如图3-3所示。



三、习题阶段(通常为每年的8月至9月)

(一)明确习题阶段学习目标

有些同学只愿听课,不愿做题,这其实是一种畏难情绪的外在表现。还有些同学听课都能够听懂,但动笔做题却总是一做就错,这很有可能是学习时眼高手低导致的结果。因此,习题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将基础阶段积累的基础知识转化为解题和得分的能力,掌握重要考点的命题角度、考查形式、常见陷阱和解题技巧;通过亲自动笔做题,熟悉解题思路,一方面要保证“做得对”,另一方面还要训练“做得快”。此外,还要注意避免沉溺于“题海战术”,将精力用在做好题、做精题,并尝试总结归纳“犯过的错”,提高习题阶段的复习效率。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我们建议大家要训练自己在计算机上的答题过程,特别是备考财务成本管理的考生,需要提前练习各种公式、符号的输入。

(二)制订习题阶段的学习计划

1.习题阶段计划制订原则:保质又保量

做题切忌“题海战术”,这是最不“聪明”的办法。例如,总有同学觉得如果考前不做满1 000道题目,心里就不踏实,而上了考场却发现,考试题目并不在之前做过的1 000道题目里,临场反而更加惊慌失措。

【斯尔建议】

这一阶段制订计划的原则应是“保质又保量”。

所谓“保质”,是指要有选择性地“只做好题”。“好题”需要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历年题目;

(2)与题目的题型、常见陷阱和命题角度高度一致的模拟题;

(3)针对教材变化或新增内容的预测题;

(4)结合实务热点的创新题;

(5)具有较强综合性而且规范典型的拔高题。

所谓“保量”,是指针对不同类型的好题,训练题量也要有策略,重点应训练历年题目、模拟题和预测题,辅之以部分创新题和拔高题。通过前三类题目能够“精准制导”,将基础阶段的知识点真正落地,用规范的题目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通过后两类题目能够进一步帮助我们在做题时拓宽思路,增强得分优势。

各位同学们切记:不要为了做题而做题,只做好题。

2. 习题阶段计划制订方法:前期保质量,后期提速度

回想一下,你是不是只愿做客观题,不愿做主观题?是不是一直埋头做题,很少归纳总结?是不是一看答案都会,一动笔做题就错?是不是到处找各种题目资源,生怕做得不够多?是不是直到考前都从来没有掐着时间做过一套题?

如果你有类似的问题,会大大降低这一阶段的学习效率,还可能让你遇到“做不完 题”和“一做就错”的瓶颈。

【斯尔建议】

把习题阶段划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时间约占70%,后期时间约占30%。前期主要完成基础知识向解题和得分能力的转化,题目不求多做,但求精做,要能够对重难点的常考题型、常见陷阱和命题角度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要根据自己的做题情况总结思维误区和易错点,并形成错题本以提升后期学习效率。

后期要争取提升做题速度。要做到这一点,最主要是训练对命题和答题“套路”的熟练程度,争取做到看完题目要求,就能形成严谨的解题思路和全面的易错点联想。同时,也要训练解题步骤的优化。

四、冲刺模考阶段(通常为每年的10月)

(一)冲刺模考阶段学习目标

到了这个阶段,你可能“自信心爆棚”,也可能开始犯“考前焦虑症”,但都要沉下心来,进行最后一轮知识点扫描,做到对重要考点胸有成竹,对其考查角度、形式、常见陷阱和解题技巧“了然于心”;通过限时模考,把握答题节奏,精准定位各种题型答题时间,训练从容应对;调整考前心态,不轻言放弃,也不眼高手低。

(二)制订冲刺模考阶段的复习计划

1.冲刺模考阶段计划制订原则:回归基础,调整心态

如果你能够按部就班地完成前面几个阶段的学习,要相信你已经是佼佼者,离胜利只有一步之遥!但往往你在这个阶段会给自己过重的负担,导致在考场上发挥失常,因此要注重调整心态。如果你前期计划完成得并不理想,也不要轻言放弃,有策略地精准冲刺或许会带来惊喜。

【斯尔建议】

这一阶段制订计划的原则应是“回归基础,调整心态”:重新回顾和梳理各科目的知识框架和重难点,再次巩固强化需要识记的内容;使用斯尔教育的精编模考题进行限时训练,调整做题节奏和心态;逐步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缓解焦虑的情绪,养精蓄锐,整装待发。

2.冲刺模考阶段计划制订方法:“头重脚轻”+“眼高手低”有些同学喜欢“临时抱佛脚”,在这一阶段加班加点地赶进度,实际效果适得其反。

【斯尔建议】

在冲刺节奏上要“头重脚轻”,在冲刺策略上要“眼高手低”。

所谓节奏上的“头重脚轻”,是指冲刺前期要负重训练,包括延长学习时间、提高知识点重复频率、增加综合性题目的训练、压缩做题时间等;冲刺后期要不断减负,包括调整每日作息、回归基础知识点、减少题目训练甚至不再做新题等。

所谓策略上的“眼高手低”,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指冲刺阶段不要纠结于具体知识点细节或个别难题,而要切换为“俯视模式”,回顾知识框架是否构建完整,检查学科内知识网络是否有“短路”,重难点是否均已突破,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尤其在冲刺后期要“解放双手”,训练通过“看题”迅速找准解题思路,充分有效地识别题目中的“陷阱”,同时“以题带点”辐射出相关知识网络,真正做到“成竹在胸”。

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够为高效通关保驾护航。但考试只是起点,我们更希望你能够掌握科学制订计划的方法,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变得更加从容。

微信图片_20201228153645.gif


 新的考季一定要做好报考规划,接下来的备考才会更省力!斯尔三年6科班课程现已全新升级★ 包含CPA专业阶段课程的所有课程和服务,升级为两轮班次全程直播,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听课时间!

★ 还加赠斯尔《只做好题》全解析课程录播“3年6班”专属文创礼盒

★ 第一年把专业阶段6科全部课程开放给购课学员,包含6科讲义(19本纸质书),充分了解所有科目,尽情备考学习!

★ 第二年把没通过的课程继续开放给购课学员,没过就继续学!

★ 三年内假如通过专业阶段,就把综合阶段课程赠送给你!一站式取证So easy!

向右点击 (1).png向右点击 (1).png点击了解详细课程方案22CPA专业阶段冲刺飞越班 

                   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