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师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每年仅安排一次考试机会。根据最新考试安排,2025年初级会计考试时间为5月17日至20日,考生需在连续4天内分批完成《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两科考试。若未能在当年通过全部科目,需重新报考下一年度考试。
科目特点与学习方向
1. 《初级会计实务》:理论与应用并重
《初级会计实务》以会计基础理论为核心,涉及财务报表编制、资产核算、成本计算等实务操作。第三章“流动资产”和第四章“非流动资产”为高频考点,每年必考不定项选择题,分值占比约28%。建议考生结合会计分录练习,强化对借贷记账法和业务场景的理解。
2. 《经济法基础》:法规记忆与案例应用
该科目涵盖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法规,以及劳动合同、支付结算等法律制度。考生需重点掌握“应交税费”核算范围和税收优惠政策。针对法条记忆,可通过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点关联,结合生活案例理解条文应用场景。
四阶段备考规划
- 基础阶段(12月-1月)
通读教材框架,完成《会计基础》和《经济法总论》等基础章节学习,建立知识体系雏形。
- 强化阶段(2月-3月)
主攻高频考点,针对《初级会计实务》的长期股权投资、《经济法基础》的所得税计算等难点进行专项突破。
- 冲刺阶段(4月)
通过模拟考试检测薄弱环节,重点练习近三年真题,掌握机考系统操作技巧。
- 临考阶段(5月)
梳理错题本,背诵《经济法基础》法条口诀,进行考前心态调整与时间分配训练。
考生可通过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查询报名动态,2025年报名预计于1月启动。备考过程中建议采用“交叉学习法”,每日交替复习两科内容,避免知识遗忘。对于零基础考生,可优先学习《初级会计实务》的会计要素确认规则,为后续内容打下逻辑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