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仍设置《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两门必考科目,考试形式为无纸化机考,要求考生在同一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方可取得资格证书。两科考试连续进行但时间不混用,实务科目考试时长为105分钟,经济法科目为75分钟,题型均为客观题。
科目核心内容解析
《初级会计实务》着重考核会计核算基本业务处理能力,覆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六大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规则,近年新增数字化背景下财务共享服务等实务操作考点。建议通过思维导图梳理知识脉络,重点突破约占总分40%的资产章节。
《经济法基础》聚焦财经法规应用能力,包含税法、支付结算、劳动合同等八大模块。增值税与消费税的计算、企业所得税扣除标准等高频考点需掌握计算逻辑,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章节可通过案例分析法理解条文应用。
科学备考路径规划
1. 基础阶段(预计8-12周):系统学习考试大纲,完成章节配套习题,建立错题本记录易混淆知识点
2. 强化阶段(预计4-6周):进行跨章节专题训练,重点攻克约占总分70%的核心考点
3. 冲刺阶段(预计2-3周):全真模拟考试环境,训练答题速度与准确率,查漏补缺高频错题
考试安排注意事项
报名工作预计2026年1月启动,考生需通过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完成信息填报。考务日程显示,准考证打印通常在考前15天开放,考试批次由系统随机分配。成绩公布后,部分省份会启动考后资格复核,需提前准备学历证书等材料备查。
备考过程中建议建立双科目协同学习机制,例如通过企业经济业务案例同步练习会计处理与税费计算。注意两科目知识点存在约15%的交叉内容,如资产负债核算涉及的税费处理、企业规章制度中的财务条款等,可通过专题整合提升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