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借款作为企业非流动负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级会计实务考试中实务操作与理论结合的典型考点。根据财政部发布的考试大纲,该知识点要求考生掌握长期借款的科目设置、利息计算及不同场景下的账务处理方法。2025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预计于5月10日-15日举行,现阶段正是系统梳理负债类考点的关键时期。
长期借款核算的核心在于理解"长期借款——利息调整"科目的运用。当实际收到金额与合同金额存在差异时,需要通过该科目进行差额调整。例如企业取得100万元借款但实际到账98万元的情况,应按"借:银行存款98万元,长期借款——利息调整2万元;贷:长期借款——本金100万元"进行记录。斯尔教育《私教基础班·专属讲义》中特别强调,利息费用的确认需区分资本化与费用化:用于固定资产建设的借款利息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应计入在建工程,此后的利息则计入财务费用。
在处置涉及长期借款的实务题型时,需特别注意三个关键步骤:首先确认借款本金与实际到账金额的差额处理,其次判断利息费用的归属科目(在建工程/财务费用),最后注意到期还本付息与分期付息的不同处理方式。斯尔《习题班》中提供的标准解题模板显示,90%的考题会涉及利息调整科目的运用,考生可通过《冲刺180题》中的专项训练强化该知识点的敏感度。
建议考生在斯尔教育官网下载《教材新与变》对比分析考纲变化,重点关注新收入准则对长期借款披露要求的影响。现阶段可报名《火速补基础》课程快速攻克薄弱环节,考前一个月使用《VIP专属密卷》进行查漏补缺,系统提升应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