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是《初级会计实务》考试的核心考点,涉及资产价值分摊的会计处理,对考生得分至关重要。根据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发布的考试大纲,2026年版本预计延续对折旧范围、影响因素及方法的重点考查。考生需系统理解折旧概念:企业应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合理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分摊。应计折旧额等于原价扣除预计净残值和减值准备后的金额。官方强调,折旧范围包括除已提足折旧资产、单独计价土地外的所有固定资产,且折旧起止时间遵循“当月增加不计提、当月减少仍计提”的原则。掌握这些基础,是顺利通过考试的第一步。
固定资产折旧的考查重点包括折旧概述、影响因素和计提范围。折旧概述要求考生明确:企业必须根据固定资产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影响因素主要有四个:固定资产原价(即初始成本)、预计净残值(资产报废时的预期净收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减值金额),以及使用寿命(预计使用期间或产量)。例如,每计提一次减值准备,后续折旧需重新计算。计提范围规定:除已提足折旧资产和单独计价土地外,所有固定资产均需计提折旧;更新改造期间资产暂停计提,完工后恢复。注意事项包括:固定资产按月计提折旧,起止时间规则为“掐头不去尾”;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未竣工决算的资产,按估计价值计提折旧,决算后调整成本但不调整已提折旧。这些知识点常以多选题和判断题形式出现,考生需结合实务案例强化理解。
折旧方法是考试高频考点,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每种方法需掌握计算公式和适用场景。年限平均法(直线法)适用于价值均匀消耗的资产,年折旧额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原价乘以年折旧率,其中年折旧率等于1减预计净残值率后除以预计使用寿命。工作量法基于实际使用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等于原价乘1减净残值率后除以预计总工作量。双倍余额递减法为加速折旧法,年折旧率等于2除以预计使用寿命,年折旧额等于账面净值乘年折旧率,最后两年改用直线法分摊剩余价值。年数总和法同样加速折旧,年折旧率等于尚可使用年限除以预计使用寿命总和,年折旧额等于原价减预计净残值后乘年折旧率。账务处理分录为借记在建工程或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累计折旧。考生可通过以下有序列表复习关键步骤:
针对固定资产折旧考点,斯尔教育提供系统课程和资料支持考生高效备考。推荐使用基础阶段课程如基础班和习题班,配合资料《打好基础》和《只做好题》进行知识点梳理和习题强化。郭臻老师教授的初级《初级会计实务》课程,专门覆盖折旧考点,讲解深入浅出。备考时间表建议:
固定资产折旧考点在《初级会计实务》中占比显著,考生需通过系统学习和反复练习掌握细节。斯尔教育的课程模块和资料设计科学,帮助考生从基础到冲刺全面提升。结合官方大纲和真题趋势,2026年考试将继续强调折旧方法的计算和应用,考生应优先使用《只做好题》进行实战演练,确保考试中熟练应对各类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