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考试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的合格标准均为60分,但具体评分机制存在差异。专业阶段考试包含《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六门科目,每科满分100分,考生需在连续5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综合阶段考试《职业能力综合测试》分为试卷一和试卷二,每卷满分50分,两卷合计达到60分即为合格。
专业阶段考试评分细则
专业阶段各科目均采用百分制评分,客观题由计算机自动判分,主观题实施双评机制。若两位评卷人分差超过阈值,系统将自动启动三评程序。例如《审计》科目中的案例分析题,评分时不仅关注答案准确性,还会考量逻辑严谨性和职业判断能力。考生可通过斯尔教育官网下载近三年真题,结合评分标准进行模拟自测。
综合阶段考试评分特点
综合阶段考试侧重实务能力整合,试卷一聚焦鉴证业务(含会计、审计、税法),试卷二涵盖管理咨询(含战略、财管、经济法)。评分时特别关注跨学科知识融合能力,如处理企业并购案例时需同时运用税法重组条款和会计合并报表准则。建议考生使用斯尔教育《综合阶段案例精讲》课程,系统掌握跨模块知识串联技巧。
成绩有效期与复核机制
专业阶段单科成绩保留5年,计算周期从通过首科之年算起。例如2025年首次通过《会计》科目的考生,需在2030年前完成剩余五科。成绩发布后5个工作日内,考生可通过中注协官网申请复核,复核范围包括主客观题分数录入、总分合计及临界分数复评。斯尔教育建议复核成绩与预估分差超过15分的考生优先申请。
2025年备考策略建议
针对当前考试趋势,建议分三阶段备考:基础阶段(3个月)完成教材精读与斯尔《打好基础》课程学习,强化阶段(2个月)进行专题突破与《只做好题》训练,冲刺阶段(1个月)参加模考集训。重点关注《财务成本管理》新修订的企业估值模型和《税法》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等高频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