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考试共包含7门科目,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两个部分。专业阶段需在连续5年内通过《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6门科目,综合阶段的《职业能力综合测试》则无时间限制。考生通过专业阶段全部科目后,方可报考综合阶段考试。
专业阶段科目特点与时间规划
专业阶段6门科目中,《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被称为“三座大山”,建议优先攻克。例如《会计》作为基础学科,与《税法》《审计》存在知识点交叉,可组合备考。斯尔教育《打好基础》教材通过案例拆解帮助考生建立知识框架,《难点小灶班·专属讲义》则针对重难点提供专项突破方案。备考周期建议控制在3-4年,每年报考2-3科,避免因时间跨度长导致知识点遗忘。
成绩有效期计算规则
专业阶段成绩有效期从通过首科考试当年起算,连续5个自然年度内需完成全部6科。例如考生2025年通过《经济法》,则需在2029年前通过剩余5科,否则2025年通过的科目成绩将在2030年失效。斯尔教育《冲刺99记》通过高频考点梳理,帮助考生在关键备考期精准提分,《5年真题·3套模拟》则提供实战训练,有效提升答题效率。
综合阶段备考策略
综合阶段考试侧重实务应用,试卷一融合《会计》《审计》《税法》内容,试卷二涵盖《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战略》知识点。建议使用斯尔《实务热点·专属讲义》掌握最新行业动态,《冲刺100记》提炼核心考点。备考周期通常需要3-6个月集中突破,配合《斯尔模考》进行全真模拟训练,培养跨学科思维和案例分析能力。
科目搭配黄金组合推荐
1. 会计+税法:两科知识点重合度约30%,企业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联动学习
2. 审计+战略:内控审计与风险管理体系存在逻辑关联
3. 财管+经济法:计算分析与法律条文记忆形成学习节奏差异调节
斯尔教育《教材新与变》每年更新考纲变动内容,《主观题专题突破·专属讲义》提供标准化答题模板,帮助考生在科目联报中建立协同学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