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租赁准则下承租人的会计处理是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核心难点之一。自2019年实施以来,该准则取消了传统经营租赁与融资租赁的分类模式,要求承租人对所有租赁(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除外)统一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这一变革不仅改变了企业财务报表的呈现方式,更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在初始计量阶段,考生需重点关注三个核心要素:一是租赁付款额现值的计算,需采用租赁内含利率或增量借款利率;二是已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应资本化处理;三是特定情况下的复原成本预计负债。例如,某企业签订五年期设备租赁协议,年租金10万元,折现率5%,则需计算租赁负债现值作为使用权资产的入账基础。斯尔教育《打好基础》教材通过大量实务案例,帮助考生掌握现值的计算技巧及利率选择的判断标准。
后续计量涉及使用权资产折旧和租赁负债利息的分摊处理。折旧政策需根据租赁期与资产使用寿命的关系确定,通常采用直线法计提。利息费用则按实际利率法计算,形成前高后低的摊销特征。在斯尔教育《冲刺99记》中,特别强调要注意租赁变更情形下的重新计量规则,包括租赁范围调整、对价变化等特殊情况的处理要点。
建议考生分三阶段备考:基础阶段通过《打好基础》掌握计量模型原理,配合基础班课程理解会计分录编制逻辑;强化阶段使用《只做好题》进行租赁负债计算专项训练;冲刺阶段利用《冲刺200题》模拟考试情境。对于实务工作中的难点,如可变租赁付款额的处理,可参考斯尔模考中的典型试题解析,掌握职业判断的关键要素。
掌握新租赁准则的会计处理要求,不仅要理解准则条文,更要通过系统训练形成职业判断能力。斯尔教育推出的专题突破班针对租赁业务设置完整学习路径,从基础概念到复杂业务处理层层递进,配合《5年真题·3套模拟》进行实战演练,帮助考生在考试和实务工作中都能精准应对租赁业务处理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