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统解析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当期损益的核心科目构成,结合企业会计准则和实务案例,详细阐述各科目核算要点及常见误区,并针对2026年注会考生提供斯尔教育专业备考方案及学习规划建议。
在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当期损益作为利润表编制的核心要素,其科目构成及核算规则是《会计》科目高频考点。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规定,当期损益类科目涵盖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四类,具体包括主营业务收入、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等二十余个会计科目。其中,营业利润的计算需重点关注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的配比关系,以及期间费用的归集逻辑。

一、当期损益科目体系解析
现行会计准则下,当期损益科目体系可分为三大模块:
- 经营业务模块:包含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及对应的成本科目,重点考核特殊交易(如附销售退回条款的销售)的会计处理
- 期间费用模块:销售费用核算广告宣传费等市场费用,管理费用涵盖研发费用(资本化部分除外),财务费用需注意汇兑损益的特殊处理
- 特殊事项模块:资产减值损失需区分存货跌价准备与长期资产减值,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主要涉及交易性金融资产估值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财政部修订的《收入》准则实施指南强调,合同履约成本摊销应计入营业成本而非期间费用,这一变化将直接影响损益结构。
二、高频考点深度剖析
近年注会考试中,当期损益相关考点呈现三个命题趋势:
- 跨章节综合考察:如结合金融工具章节考核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
- 新准则应用测试:特别是收入确认五步法对损益确认时点的影响
- 差错更正题型:要求考生识别不当计入管理费用的研发支出等会计差错
典型易错点包括:将资本化利息错误计入财务费用、误将政府补助全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未正确区分资产处置损益与其他综合收益等。建议考生通过斯尔教育《打好基础》教材第三章的系统学习,建立完整的科目勾稽关系认知。
三、2026年备考策略建议
针对2026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建议采用三阶段备考方案:
- 基础阶段(10月-次年3月):使用斯尔基础班课程配合《只做好题》,重点掌握科目借贷方向及报表列示规则
- 强化阶段(4-6月):通过难点小灶班突破金融资产、收入确认等复杂考点,完成跨章节知识整合
- 冲刺阶段(7-8月):利用冲刺串讲班梳理考点图谱,通过《冲刺99记》进行高频考点速记
特别推荐蒋明乐老师主讲的会计课程,其独创的"损益科目树状图"教学法能帮助考生快速建立知识框架。同步使用斯尔教育《5年真题·3套模拟》进行实战演练,可显著提升综合题得分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建议建立科目对比学习表,重点区分易混淆科目如资产减值损失与信用减值损失的适用场景。定期参加斯尔模考进行查漏补缺,特别关注政府补助、股份支付等涉及多科目联动的重点章节。通过系统化学习,考生可全面掌握当期损益核算规则,为通过《会计》科目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