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与其他债权投资的区分是《会计》科目的高频考点,其核心差异体现在金融资产的分类标准和会计处理逻辑。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满足"合同现金流量特征测试"以及企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其他债权投资属于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而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则是企业"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
从分类标准来看,其他债权投资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企业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标;该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支付。典型应用场景包括持有至到期投资与交易性债券投资的结合。而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特指企业初始确认时书面指定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该指定具有不可撤销性,常见于战略持股等长期投资场景。
在后续计量中,其他债权投资需按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典型分录表现为:
斯尔教育《冲刺200题》第38题完整呈现了该考点的考核维度:某企业持有上市公司5%股权且指定为FVOCI,要求考生判断会计处理错误点。解题关键点包括:
针对该考点,斯尔教育CPA课程设置了三重学习保障:基础班系统讲解金融工具分类框架,难点小灶班通过12个经典案例解析实务判断要点,冲刺串讲班则提炼出"业务模式+合同现金流+指定情形"的决策树模型。建议学习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