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考试共设两门必考科目:《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实务》,考生需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方可获得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2025年考试定于11月1日至2日举行,采用全国统一机考模式,每科满分140分,合格标准为84分(卷面分的60%)。考试科目设计旨在全面评估考生对经济理论的理解和专业实务的应用能力,其中《经济基础知识》为公共科目,覆盖所有考生;《专业知识和实务》则需考生根据职业需求选择特定专业方向。成绩滚动管理机制要求考生合理规划备考周期,避免因单科未过而影响整体进度。
中级经济师考试的两门科目各有侧重。《经济基础知识》包含六大模块: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和法律,共37章内容,题型包括70道单选题(每题1分)和35道多选题(每题2分),总分140分。该科目知识面广,强调基础理论的系统掌握,近年考试趋势显示知识点考查更细化,需注重高频考点如供需理论和财政政策。《专业知识和实务》提供10个专业方向供选择: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题型为60道单选题(每题1分)、20道多选题(每题2分)和20道案例分析题(每题2分),案例分析题侧重实务应用,要求考生结合工作场景分析材料。选择专业时,建议考生优先考虑与自身职业相关的方向,如人力资源岗位可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以提升备考效率和证书实用性。
202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采用严格的客观题评分机制。单选题每题1分,仅有一个正确选项,选错或不选不得分;多选题每题2分,每题为2-4个正确选项(5选2-4),全选正确得2分,少选每个正确选项得0.5分,错选或多选不得分;案例分析题为不定项选择题,评分规则同多选题。考试分4个批次进行:11月1日上午08:30–10:00考《经济基础知识》,10:40–12:10考《专业知识和实务》;下午14:00–15:30考《经济基础知识》,16:10–17:40考《专业知识和实务》;11月2日安排相同。考生需注意同一批次两科间隔40分钟,开考5分钟后禁止入场,结束前15分钟可提前交卷。机考系统内置计算器,禁止自带电子设备,考生应提前登录中国人事考试网模拟系统熟悉操作界面。
针对中级经济师考试科目的特点,推荐分三阶段备考:基础阶段(当前至2025年6月)通读教材,结合斯尔教育《打好基础》资料和崔宇老师的《经济基础知识》课程构建知识框架;强化阶段(2025年7月至9月)聚焦真题演练,使用《中级经济师必刷900题》和习题班课程,重点突破多选题和案例分析题;冲刺阶段(2025年10月)参加斯尔模考,利用《冲刺88记》和考前划重点班查漏补缺。斯尔教育提供专业师资支持:崔宇主讲《经济基础知识》,擅长将复杂理论简化为易懂内容;林泽宇教授《工商管理》专业,注重案例实战;郭文静负责《人力资源管理》,强调政策与实务结合。配套资料如《中级经济师三色笔记》可高效梳理考点,《经济师重点备考攻略》则提供个性化时间表。考生每日需保证约2小时学习时间,周末进行全真模拟,确保答题节奏适应机考要求。
掌握中级经济师考试科目设置是成功的关键,两门科目虽内容广泛,但通过系统学习和资源整合可高效攻克。斯尔教育的课程与资料已帮助众多考生实现目标,建议考生立即制定计划,利用剩余时间强化薄弱环节,迎接11月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