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注册会计师考试中,终止经营损益的列报规则是会计实务考核的重点。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不符合终止经营定义的业务单元相关损益,必须作为持续经营损益列报。这一规定的核心在于准确区分业务单元的存续状态,若某组成部分未被划归为持有待售或未实际处置,其产生的所有损益均需纳入持续经营范畴。
终止经营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独立业务单元、处置计划明确、已完成划归程序。例如某企业关闭华东区零售业务但保留物流中心,该物流中心若未单独划分且继续运营,其损益仍属持续经营。实务中常见错误是将已停止扩张但仍在运营的部门误作终止经营处理,这会导致利润表列报失真。备考时需重点掌握《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中关于业务组成部分的界定标准。
当企业当期存在终止经营时,需追溯调整前期比较数据。例如2025年处置的子公司,需将2024年该子公司的损益从原持续经营项目重分类至终止经营项目。这种调整直接影响营业利润构成,考生需特别注意比较利润表的勾稽关系。斯尔教育《冲刺200题》中多个案例涉及该考点,建议结合《只做好题》进行跨章节演练。
针对该考点,建议分三阶段备考:基础阶段通过《打好基础》掌握判定标准,强化阶段利用《主观题专题突破班》训练案例分析能力,冲刺阶段使用《5年真题·3套模拟》进行全真模考。斯尔教育冲刺串讲班特别强调持有待售资产与终止经营的区分要点,配套《考前划重点》文档已将该考点列为三星重点。
建议考生建立业务流程图解笔记,标注终止经营判断的关键节点。斯尔模考VIP专属密卷中曾出现结合商誉减值测试的综合案例,需注意终止经营减值与资产组减值的处理差异。系统化学习可报名斯尔基础班-二轮课程,通过私教答疑服务攻克实务判断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