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是《会计》科目长期资产章节的核心考点,其重要性体现在实务操作与理论考核的双重维度。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折旧计算需综合考虑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和使用寿命三大要素,其中直线法作为基础方法,计算公式为:年折旧额=(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寿命。例如价值12万元的设备,残值率设定为5%,五年使用周期下,年折旧额即为(120,000-6,000)÷5=22,800元。
针对技术更新迭代较快的资产类别,双倍余额递减法通过账面净值乘以双倍直线折旧率实现加速折旧。计算公式表现为: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年折旧额=期初账面净值×年折旧率。需特别注意最后两年转为直线法的特殊处理,这种计算方式在电子设备类资产核算中具有典型应用价值。
年数总和法以递减分数计算各期折旧,计算公式为:年折旧额=(原值-预计净残值)×(剩余使用年限÷年数总和)。该方法适用于使用效能呈明显递减趋势的资产,如特定生产设备。考生需掌握分数递减规律,注意与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本质区别。
建议考生分三阶段备考:基础阶段使用斯尔《打好基础》系统学习折旧原理,配合《只做好题》完成计算训练;强化阶段通过《主观题专题突破·专属讲义》进行跨章节综合演练;冲刺阶段结合《冲刺99记》梳理公式体系,利用《5年真题·3套模拟》进行实战检验。特别提醒关注2026年考纲可能涉及的折旧方法选择对企业所得税影响的新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