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规定,已获取的确定购买承诺是否属于“极可能发生的出售”,需要结合合同条款、商业惯例和过往交易记录综合判断。该情形常见于具有长期合作关系的企业间交易,例如大型设备制造商与供应商签订的框架协议。
收入确认的核心逻辑
判断交易是否满足“极可能发生”需关注三个维度:合同的法律约束力、交易双方履约能力、历史履约概率。以某汽车零部件企业为例,其与主机厂签订的五年供货协议中,若协议包含违约赔偿条款且近三年履约率超九成,则符合收入确认条件。需注意,意向性协议不构成法律约束力。
实务操作要点解析
1. 合同条款审查需重点关注付款方式、违约条款和验收标准
2. 历史交易数据分析应覆盖至少三个完整会计年度
3. 重大不确定因素需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
某上市公司案例显示,其因未充分披露原材料供应风险,导致提前确认收入被监管问询。建议财务人员建立合同风险评估模板,定期更新履约概率测算模型。
备考策略建议
考试中,该考点常以案例分析题形式出现。建议考生掌握“五步法”收入确认模型,重点理解可变对价与履约义务的关联性。可通过模拟企业签订分期收款销售合同的账务处理,强化实务操作能力。斯尔教育提供典型业务场景的3D动画解析,帮助考生直观理解复杂交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