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中级会计实务考试中,通过进一步加工取得的存货是核心考点,涉及初始计量和期末计量。初始成本包括直接材料、加工费和制造费用;期末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原则处理,可变现净值基于估计售价减相关成本计算。备考需分阶段:基础阶段学习成本归集,强化阶段练习减值处理,冲刺阶段模拟考试。斯尔教育提供基础班、习题班和冲刺班课程,配套《打好基础》《只做好题》资料,帮助考生系统掌握。
在2026年中级会计实务考试中,通过进一步加工取得的存货是必须精通的考点,直接影响财务报表准确性和考试得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这类存货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合理分摊的制造费用,期末计量则遵循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原则。考生需理解成本构成和减值处理逻辑,例如委托加工存货的成本涉及原材料、加工费及运杂费,而可变现净值计算需区分直接出售或需加工的材料场景。2026年考试预计在9月举行,财政部会计司官网提供最新准则,考生应提前准备以避免常见错误。

存货初始计量的核心要素
存货初始计量要求准确归集通过进一步加工取得的存货成本。成本构成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分摊。直接材料指加工消耗的原材料价值;直接人工是生产工人工资;制造费用涵盖间接成本如设备折旧和工厂租金。计算步骤有序如下:
- 识别直接材料成本,基于采购发票和入库记录确认。
- 分配直接人工成本,依据工时记录分配到具体存货批次。
- 分摊制造费用,采用合理基础如生产工时或机器小时进行分配。
委托加工场景下,额外成本包括加工费、往返运输费和不可抵扣税费。斯尔教育郭臻老师在基础班-一轮课程中详细解析案例,配套资料《打好基础》提供练习题库,帮助考生掌握成本归集方法。
存货期末计量与减值处理流程
期末计量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原则,可变现净值是估计售价减至完工成本、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算分场景:直接出售存货如产成品,可变现净值等于市场价减销售费用和税费;需加工的材料,可变现净值基于产成品售价减至完工估计成本。减值处理步骤有序:
- 比较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若成本高则计提跌价准备。
- 计提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后续因素消失时可转回。
- 销售存货时同步结转已计提跌价准备。
2026年考试中此考点常结合案例分析,斯尔教育冲刺刷题班由蒋明乐老师主讲,使用《冲刺200题》资料强化实战能力。
备考计划与斯尔教育资源整合
针对2026年考试,考生应制定分阶段学习计划。斯尔教育课程模块覆盖全周期:基础阶段学习成本计量概念,强化阶段深化减值应用,冲刺阶段模拟考试环境。备考时间表有序:
- 基础阶段(2025年11月至2026年3月):参加基础班-一轮,郭臻老师授课,使用《打好基础》掌握核心理论。
- 强化阶段(2026年4月至6月):进入习题班和主观题专题突破班,配套《只做好题》练习加工存货案例。
- 冲刺阶段(2026年7月至考试前):冲刺串讲班和斯尔模考,使用《冲刺88记》复习高频考点。
VIP专属密卷模拟真实考试,确保考生熟练应用通过进一步加工取得的存货考点。
系统掌握通过进一步加工取得的存货考点能提升考试通过率。斯尔教育整合课程与资料,提供针对性支持,帮助考生高效备考2026年中级会计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