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实务考试中,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是核心考点,涉及非购买途径如接受捐赠、债务重组或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式的会计处理规则。根据财政部发布的考试大纲,2026年中级会计考试预计在9月上旬举行,考生需重点掌握存货取得时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及减值测试,避免混淆不同取得方式的会计科目处理。官方平台强调,存货成本需按公允价值或协议价入账,并区分是否涉及税费调整,这为实务操作提供了权威框架。考生常见问题包括误判捐赠存货的计量基础或忽略债务重组中的公允值差异,原因在于会计准则的细节复杂性和实务案例的多变性,解法需通过系统学习和真题演练强化理解。

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指除常规购买外,通过非交易途径获得的存货资产,主要包括接受捐赠、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企业合并等方式。在2026年中级会计实务考点中,这些类型各有特定会计规则:接受捐赠存货需按公允价值计入营业外收入,并考虑相关税费影响;债务重组取得的存货则以重组协议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涉及债务豁免时需调整损益科目;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则区分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无商业实质时按账面价值计量,有商业实质时按公允价值确认。考生易混淆不同类型的原因是会计准则更新频繁,如近年强调公允价值的应用,导致实务处理偏差。解法建议结合斯尔教育基础班课程,由郭文老师系统讲解概念,使用《打好基础》资料中的案例库进行对比分析,确保准确区分各类取得方式的核心差异。
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会计处理需严格遵循企业会计准则,核心步骤包括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和减值测试。初始计量时,存货成本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或协议价确定,涉及税费时需单独核算;后续计量关注成本结转和跌价准备计提,参考可变现净值原则;减值测试则基于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具体处理流程如下:
针对2026年中级会计实务考试,斯尔教育提供定制化备考方案,结合基础阶段和冲刺阶段课程。相关课程包括基础班一轮由蒋明乐老师授课,重点解析存货考点;习题班通过案例演练强化其他方式取得存货的处理技巧。配套资料《打好基础》涵盖考点详解,《只做好题》提供专项题库。备考时间表建议分阶段执行:
掌握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考点对2026年中级会计考试至关重要,考生需尽早启动复习,利用斯尔教育资源构建完整知识体系。官方考试入口预计2026年3月开放报名,备考过程中持续关注大纲更新,结合真题突破班提升应试技巧,为顺利通过考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