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实务存货期末计量考点解析,如何高效备考?

2025-09-18 17:03:00
7
本文系统解析中级会计实务存货期末计量的核心知识点,包括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应用、可变现净值计算逻辑及实务案例。结合斯尔教育《打好基础》教材和冲刺阶段课程,为考生提供分阶段备考建议,助力高效掌握高频考点。

存货的期末计量是中级会计实务的核心考点之一,其核心逻辑在于通过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确保企业财务报表真实反映存货价值。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需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若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差额部分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直接影响当期损益。

中级《会计实务》考点之存货的期末计量存货可变现净值的分层计算逻辑
实务中需区分存货用途进行差异处理:直接出售的存货,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销售税费;需加工的材料存货,可变现净值=产成品售价-加工成本-销售税费。特殊情形下,持有存货数量超过销售合同约定部分,需按一般市价计算。例如,某企业持有A材料100吨,其中60吨有销售合同(单价1.2万元),剩余40吨市场价1万元,相关税费为售价的5%,则合同部分可变现净值为60×(1.2-1.2×5%)=68.4万元,非合同部分为40×(1-1×5%)=38万元。

跌价准备的计提技巧与误区规避
计提时应遵循单项计提原则,特殊情况下可采用类别或合并计提:

  1. 单项重要存货必须单独测试
  2. 同类低价存货可按类别测试
  3. 关联性强的存货组可合并测试

常见误区包括混淆成本与市价关系、错误预估加工成本等。建议结合斯尔教育《冲刺88记》中的经典例题,掌握合同价与市场价的适用边界。

2026年备考策略与学习规划
建议分三阶段备考:基础阶段(10-12月)精读《打好基础》教材,完成配套《只做好题》章节练习;强化阶段(1-3月)参加斯尔私教基础班,重点突破教材新变内容;冲刺阶段(4-8月)利用《冲刺200题》进行模考训练,结合考前划重点直播查漏补缺。特别关注2025年上市公司半年度报告中存货计量实务案例,这些将成为命题重要素材。

斯尔教育2026年中级会计课程已开启预约,包含基础速成班、主观题突破班等特色模块,配合《5年真题·3套模拟》等教辅资料,帮助考生系统构建知识框架。建议每周保持12-15小时有效学习时间,重点章节配合3D动画讲义加深理解,确保在9月考试前完成三轮知识迭代。

相关资讯